“甘棠之聲”第十四期——不屈之源 家國耀放
兩千多年來,飄香的端午粽子和不朽的詩人屈原一路相伴。不朽的詩篇,忠貞的情懷,在端午節之際,市育才中學師生一起粽情端午,吟誦經典,緬懷屈原,感受愛國情懷,汲取前行力量,本次朗誦會還邀請到了湖濱區政協、市教育局、已畢業誦友董春燕、沈燕、朱桂麗、馮廣麗、范瑞章、李欣珂、蘭東飛、潘旭超。
一封家書,一個故事;一份聆聽,一種傳承,語文組李曉娟等老師們的一封《紅色家書》朗誦拉開朗誦會的序幕。封封家書意,聲聲愛國情,千百年來,偉大詩人屈原愛國憂民的情思深深感召和哺育著無數中華兒女。
歲至端陽,又念屈原,綠葉離離,金實燦燦,橘亦是我,我亦是橘。七三班學生霍夢瑤的歌曲《橘頌》唱出了屈原“蘇世獨立,橫而不流”的高潔節操。
汨羅江河悠悠千萬載,臺灣海水漾漾萬千年,洋溢著濃郁的鄉土故國苦戀情緒的兩位詩人,在歷史長空中一起叩響著愛國之情。王嬋媛老師帶來了臺灣詩人余光中的《漂給屈原》。
“路漫漫其修遠兮,吾將上下而求索”,穿越時光的隧道,看到了屈原衣袂飄飄,深情吟哦,成就詩章之壯麗,愛國之情操。我校畢業生、市實驗高中學生李欣柯、蘭東飛、潘旭超帶來《端午抒懷》。
千百年來,中華民族歷經磨難而不衰,飽嘗艱辛而不屈,正是得益于根植于血脈之中的偉大愛國主義民族精神延綿長存,日月同輝,九年級畢業生《乾坤正氣,日月爭光》。
“節分端午自誰言,萬古傳聞為屈原?!痹谥袊鴼v史上,一個人與一個節日、一個民俗有如此密切的關系,恐怕只有屈原了,誦友范瑞章的《端午,祭屈原》表達出了極具內涵的屈原精神。
明月寄托情思,情思透著堅強,月光下的中國,溫柔中透出強大,《月光下的中國》的深情誦讀,聲情并茂、令人迷醉。
傳承端午文化,共敘家國情懷。甘棠之聲發起人、校長史培民深情朗誦一首《偉人眼中的家國情懷》。
少年智則國智,少年強則國強,少年是祖國未來和希望,少年是中華文明的傳承者,少年是共產主義接班人。七八年級在校生李雨涵、李圣杰等20名同學朗誦經典里的中國《少年志 愛國情》。
歲月的好,用勞動來充實,用收獲來裝點,傳統節日的魅力在于民風、在于習俗、在于文化、在于情感。朗誦會上,學校"素心手工坊"社團的師生贈香包、表祝福,把對九年級師生的美好祝愿一針一線縫制在香包里,社團輔導老師李曉娟用《我們的節日,我們的情懷》表達深深的祝福。
《我們的節日,我們的情懷》
朗誦者:李曉娟
“素心手工坊”社團的學生贈送香包和寫滿祝福語的千紙鶴
朗誦會上,在表達節日情懷時,校長史培民、校黨委書記郎菊霞、副校長朱建偉為甘棠之聲14期主持人表達了暖暖的節日祝福,為他們頒發榮譽證書和紀念品。
兩千多年來,飄香的端午和不朽的詩人一路相伴,他的愛國情懷與浪漫詩篇已經化為民族的文化和精魂,激勵著無數的后來人!
最后,大家品嘗著學校工會提供的香甜的粽子,“甘棠之聲”第十四期“不屈之源 家國耀放 ”端午粽情誦讀會落下帷幕。
- 上一篇:粽葉飄香 喜迎端午
- 下一篇:沒有了!